(一)疫情形勢下企業節后復工注意事項
鑒于新型肺炎防控的嚴峻形勢,節后復工是所有企業關注的焦點,下面對節后復工前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說明:
建議公司應成立疫情防范小組
針對疫情,成立公司疫情防范小組,進行人員管控,環境消毒,疫情宣傳,物質籌備等方面工作,確保公司所有的疫情防護措施做到位。
企業節后復工時間建議
關于企業節后復工時間安排,按當地疫情控制程度進行調整,確保疫情不被蔓延。
工廠復工運作盤點
圍繞“人機料法環”等幾個方面,對生產運作進行盤點,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廠區環境消毒殺菌
復工前工廠各個區域都必須進行消毒,殺菌處理,確保工廠內部人員的防護安全,特別注意食堂就餐,早會、例會等人員聚集時。
返廠復工人流管控措施
根據疫情區域情況,制定返廠復工人流管控方案以及復工期間人流管控措施。
休假期間管理人員準備事項
明確公司管理人員在休假期間需要完成的準備事項,并制定責任人和完成時間。
節后復工安排事項
疫情防范小組對節后復工期間相關工作進行安排,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間。
疫情防護用品準備清單
復工前準備好用于疫情所需的防護用品。
(二)工廠復工復產肺炎疫情防疫方案(僅供參考)
一、復工復產前期防疫準備
1、工廠收集官方專業機構有關防疫知識、宣傳片、宣傳視頻,在宣傳板、企業微信、電子大屏等等開展宣傳。
2、統計儲備的醫用口罩、KN90或KN95口罩,防護服(主要以環衛消毒)、防護眼鏡,75%酒精(脫脂棉)/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膠手套、肥皂、溫度計、紅外測溫儀、血氧儀、噴霧器、應急交通車、應急藥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資。
二、復工復產防疫工作安排
1. 工廠各級部門提前統計各自人員預備到崗情況并匯總報告到人力資源部門。從本市區以外員工以及較大疫區返工的員工、相關方(含供應商、物流、業務外包、派遣方)進入工廠前須組織醫務人員全部檢查后無異常方可進入。復工第 一 天全員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寧可慢不可錯。
2. 提醒員工在家期間及恢復生產后在疫情管控做好自我防護和消毒工作。
3. 全體員工上班后有任何員工發現身體異常如:發燒、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必須立刻上報各管理層,并立刻進行現場消毒和安排員工及時去醫院就醫并將確診結果通知公司。
4. 所有員工、外來人員、訪客進入工廠前必須接受門衛紅外測量體溫,門衛負責記錄體溫,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禁止入場,并報告工廠及對接人。外來人員還須自行佩戴口罩(長期業務方工廠提供臨時預備口罩)。
5. 做好外來人員登記確認工作,所有外來人員必須在門崗登記,姓名、電話、近期是否去過湖北省等信息。按照政府規定向企業報備自我隔離,工廠按照上班考勤,屬地管理部門每日通過微信QQ視頻抽查居家隔離情況,不予扣款罰款。
6. 乘坐通勤車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員工必須佩戴防護口罩,下車后應及時使用洗手液洗手,通勤車使用后必須立即消毒、更換椅墊套,安排專人管理檢查。
7. 復工復產前,上班前,各工廠組織醫務人員對工廠所有場所進行一次消毒,之后每三天一次。重點區域——更衣室、辦公室、生活垃圾堆放處及吸煙點,安排專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中央空調按照技術書采取進風消毒過濾。
8. 確認各工廠集中食堂的安全衛生措施,食堂禁止采購未經宰殺未經檢疫的活禽活魚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環節嚴格生熟分開。
餐廳服務人員每日崗前必須開展健康檢查,體溫測量并保留檢測記錄,作業中必須統一佩戴手套、防護鏡和醫用口罩、防護鞋。
一次性的必須集中扔棄,重復性防護用品必須集中消毒處理,禁止未經消毒反復使用。
餐具統一由服務人員配發,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來從公碗和盤子里夾菜,飯菜統一由食堂工作人員分餐取菜。
食品留樣按照規定執行。
9. 在衛生間、食堂等主要場所設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濕巾。要求員工飯前便前便后必須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流水沖洗。
10.門衛、服務人員、保潔、綠化人員必須佩戴口罩、膠皮手套每日應更換上述防護用品。
11.復工后,工廠組織排查對必須的防護用品庫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購,合理庫存。該物資作為日常防護物資及應急處置物質按需發放。必要時安排專人負責統一廢舊換新,防止不合規扔棄傳染。
12.在各自勞動崗位上,非人與人接觸環境,宜佩戴口罩;在頻繁接觸人員崗位和集中作業封閉崗位(控制室等)必須佩戴口罩及其他防護用品。禁止隨地吐痰,防護口罩廢棄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放入工廠指定的專用有蓋醫用廢棄桶。
13.各工廠的車間、會議室、辦公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保持開窗通風(不含中央空調),每天上下午各至少兩次,每次30分鐘。
14.工廠在防疫期停止前,暫時取消或控制人數參加集體活動及大型會議,盡量減少或停止因公出行、聚會等。如需要,須向各級管理層報告并取得同意。
15.不信謠,不傳謠,嚴禁利用社交媒體傳播不實信息制造恐慌情緒。
(三)復工疫情防控理念
防護三寶:口罩 護目鏡 消毒劑
防疫三要素:通風 洗手 消毒
三級教育:家庭防疫教育 社區防疫教育 所在單位防疫教育
杜絕三違:
違規出入人密場所
違規進出重點疫區
違反所在地防疫要求
四不傷害:
不感染自己;
不感染別人;
不被別人感染;
不看著別人被感染。
四不放過:
傳染源不查清不放過;
社會公眾不受教育不放過;
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過;
相關責任人員未受追究不放過。
四不兩直:
不聚會
不串門
不握手
不扎堆
直接居家隔離
直接個體防護
五查:
查思想(意識是否到位)
查體溫(是否有癥狀)
查防護(是否戴口罩)
查行蹤(是否有疫區接觸史)
查責任(防疫要求是否落實)
防疫6S管理:
整理(Seiri)-整理情緒,重視但不恐慌
整頓(Seiton)-管控措施要強化
清掃(Seiso)-保持環境衛生
清潔(Seikeetsu)-注意個人衛生
素養(Shit-suke)-提高公眾防范意識
安全(Safety)-平安健康度過疫情